【齐鲁晚报】辛苦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5.05.12

苏文池,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副护士长

职业信念:即使我将来不一定能成为最最优秀的,但我现在必须是最最努力的。

辛苦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

80后护士长坚守护理岗位10

本报通讯员 王海晏 董体

工作认真细致,获得多项荣誉

29岁的苏文池就职于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二病区,从济宁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毕业后就走上护士岗位,一干就是10年。先后在产科、骨科、急诊科工作,从事急诊监护室护理工作5年,2015 4月调入神经内科担任副护士长职务。

8日早上7点,苏文池像往常一样走进休息室麻利地换上护士服,戴上燕尾帽,紧张的一天便正式开始了。“一声亲切的问候,没准可以带给病人一天的好心情。”她边说边走向4床患者,微笑着问患 者睡得好吗,夜间有没有疼痛等问题。之后,为患者整理床位、清扫、更换床单、开窗通风、协助患者做生活护理。陪护的王奶奶非常高兴得说:“苏护士长护理体贴周到,真是比我还细心。”

“现在神经内科的4床患者,来院病情危重,昏迷,发烧39度,痰液非常多。”有条不紊的忙碌中,苏文池向记者介绍,照顾老人的是他的老伴,奶奶对爷爷照顾的无微不至,但是不讲究科学,总有自己的想法。苏文池每天到科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爷爷夜间的情况,给奶奶讲一些科学的护理常识。几天后,老人在医生和护士共同努力下终于苏醒了。“奶奶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很感动,说明奶奶对我们十分信任。”

工作10年来,这股认真细致、任劳任怨的干劲让苏文池获得了很多荣誉。2014年济宁市感染管理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3年在区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三名、医院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全能第一名、健康宣教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美丽光环背后,是默默的付出与奉献

在外人看来,她就是带着光环的“白衣天使”,但苏文池始终认为,在美丽光环的背后却需要辛勤的付出。”都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把一件普通的事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而护士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忙碌。“苏文池告诉记者,现在神经内科共有16位护士,53张床位,日常要照顾近60名病人,病房清理、输液打针、口腔护理、膀胱冲洗、下胃管、导尿等都是日常主要的工作 ,尤其是上夜班,一刻也不能马虎,除了要掌握过硬的护理本领外,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责任。

工作中,一些患者家属有时会对护士的工作不理解,“面对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要换位思考,对患者要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理解和关怀他们,主动与其谈心交朋友,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怨气。” 10年中苏文池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苏文池的女儿3岁了,因为工作非常繁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提到女儿,她的眼泪在眼眶里转悠。”孩子前几天发烧40度,婆婆打电话的时候我非常担心,但是看着病床上的患者渴望的眼 神,我强忍着眼泪说,‘先去买点退烧药和消炎药吃上,用温水擦擦,等我晚上回去再看看。’”晚上7点多,苏文池赶回家后才急速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我们陪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有时候感到挺内疚的。可每当走进病房,看到患者信赖的延伸,我总觉得守护好他们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苏文池说,燕帽顶在头上,誓言记在心底,辛苦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只要能得到病人的理解和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