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精细源于爱心与责任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5.05.12

本报通讯员 王海晏 董体

核心提示:“用我们的微笑服务每一位患者,用我们的服务感动每一位患者”,这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每一位护士诺言。为让百姓共享医改成果,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从2010年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落实到每一项护理操作中,细化护理服务规范与标准,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目前,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达到60%,医院5个病区被济宁市卫计委评为全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大赛精彩纷呈

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加深健康教育手段方式的思考和拓展,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护理部举办了一期床旁护理健康教育比赛活动,各科室并以此为契机,结合专业特点,相继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

在开展的床旁护理健康教育比赛活动中,眼科开展了以“爱眼保健”为主题的眼保健操教育活动,每周1次的眼保健操对玻璃体混浊、角膜炎后遗症等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一定作用,大大提高了宣教效果。肿瘤科组建“疼痛俱乐部”,制定了无痛俱乐部策划书,每周一次讲座,每月1次病友聚会,方便了病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帮助。呼吸内二病区开展了“健康新起点,同做 呼吸操”活动,每周有责任护士带领患者及患者家属在下午集中做操,对于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康复患者呼吸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呼吸道病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产科在门诊开展了孕妇学校,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对来院就诊的孕妇,提供孕前保健,倡导合理饮食,控制孕妇体重,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院前急救开展急救知识“五进”活动进社区:院前急救人员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将急救知识送进社区,积极参加活动,增加了与社会各种人员沟通能力,为广大群众普及了急救知识。内分泌科举办“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讲堂”,为糖尿病患者及家人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将患者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提升护理品质,体现专业技术水平

在“规范促进优质服务”活动开展期间,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护理品质,体现了护理专业技术水平:NICU让新生儿适应住院环境,尽量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刺激,模拟母体子宫环境制作了“人工鸟巢”、暖箱遮光罩,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以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各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各科购进抗栓泵、咳痰机、红外线治疗仪等护理器具,如 ICU为保证有效人工气道的 护理,购进了气囊测压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气管内取痰,每位护士配合做好各项消毒及操作配合工作,提高护理效果,保障危重患者安全;肿瘤科开展PICC置管技术:本年度共成功置管30余例,为肿 瘤患者解决了外周血管穿刺难的问题,提高了疑难输液病人的生活质量。

产科开展了产后康复治疗仪辅助乳房按摩、子宫复旧服务项目,以刺激母乳产生、子宫复旧,对早开奶及预防尿潴留起到一定作用,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认同和高度赞扬,提高了护理效果。血液透析室举办“肾友联谊会”,受到患者与家属的广泛赞誉。ICU、急诊ICU开展了盲插法螺旋型鼻肠管置入术,为急性胰腺炎、颅脑损伤、外科手术等危重患者增加了营养,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骨关节病区开展骨科术后关节功能运动训练,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护理部围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了“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展现优质护理风采”健康教育比赛活动,并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8名,提高了患 者自我保健意识及宣教知识的知晓率,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能力得到提高。

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鼓励和号召广大护理人员继续发扬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先后举行“医患心连心、天使在行动”主题演讲比赛、技能操作比赛、护理知识竞赛等系列庆祝活动。一线护理工作者带来的精彩文艺节目,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们的美丽风采。院长于世鹏对全体护士表示了诚挚的慰问,感谢大家为医院付出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赞扬护士们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希望全体护士以此次庆祝活动为契机,提升医院护理创新和科研水平,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将创新与护理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