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让消化道隐疾及早“现行”——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内窥镜室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6.03.30

 

从过去的插管检查苦不堪言,到现在无痛检查;从过去的外科手术,到现在的消化内镜微创手术。近年来,消化疾病诊疗理念和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内窥镜室紧跟时代步伐,在消化疾病的诊疗及微创治疗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

 

无痛检查

让人不再“谈镜色变”

“检查做完了?我咋就觉得睡了一觉,那么快就结束了。都说插管很难受,为什么我一点感觉也没有?”一名刚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内窥镜室做完胃镜检查的患者好奇地问着医生。内窥镜室主任付伟介绍,该院内窥镜室近年来一直重点推广无痛苦内镜和舒适化医疗,可以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或手术,减少检查及手术设备进入体内带来的不适。

“无痛内镜技术是指采用快速短效镇静、镇痛药物,结合严密的生命监测及保障技术,使患者可在睡梦中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无痛苦感、无不适感,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同时也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紧张、焦虑、无法配合的患者。”付伟表示,这种医疗技术无论是在术中、术后,都可以做到无痛苦,不仅有效降低和避免治疗带来的各种风险,还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内镜检查患者需要忍受内窥镜管插入引起的强烈不适及恐惧感,这让许多患者往往会“谈镜色变”。付伟介绍,目前无痛苦内镜检查已被诸多患者接受,在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有60%的患者选择无痛检查。

 

镜下手术

实现疾病治疗新突破

在多数人的概念里,胃镜、肠镜只能用于做常规检查,其实这些内镜还能做微创治疗,例如消化道早期癌切除、消化道异物、胆管结石的取石、胰胆管支架的置入等。日前,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内窥镜室成功为一名贲门早癌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而在以往,类似的四级手术多在三级医院进行开展。

据介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使用内镜,在消化道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的黏膜剥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此类手术可完整的切除黏膜下及固有肌层的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应用这种技术,使一大批原先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经内镜微创治疗即可,免除了外科手术之苦,它已成为国际国内切除小于2-4厘米的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首选手段。

为了方便内镜微创手术的开展,内窥镜室积极与国内先进的设备、技术、软硬件接轨,并陆续引进开了超声内镜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能够清楚地检查到消化道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实现了检查、治疗一体化。

 

小小内镜

成发现肠道隐疾利器

俗语说“十人九胃病”,慢性结肠炎、老胃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等胃肠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很多人长期加班,有的人长期压抑苦闷,再加上现代人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欠佳,越来越多的人受胃肠疾病所累。其中,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更是冷酷的健康杀手,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站到前三位,如果通过内镜检查,许多的隐疾能够及早发现并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付伟表示,提升早期肿瘤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对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还不强,加上胃镜、肠镜检查比较痛苦,过程比较麻烦,不少病人难以接受,没有将其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因此,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率相对较低,临床上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非常可惜。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胃镜、肠镜检查早已经成为常规的体检项目。

“从目前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来看,约有7%的患者存在消化道隐疾。”付伟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公认内镜检查为发现消化道隐疾的“火眼金睛”,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市民,特别是有胃肠道疾病、有家族病史的市民,每年都要进行胃肠镜检查。

 

科室简介: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内窥镜室成立于1996年,现科室面积约200,其中开放诊疗室4间,拥有奥林巴斯260高清胃肠镜主机一台,高清胃镜2条,经鼻超细胃镜1条,十二指肠镜1条,结肠镜1条,胃镜超声小探头1套,富士4450高清胃肠镜主机1台,胃镜2条,肠镜1条,德国爱博高频氩气电刀2台,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1台,肺功能检查仪1套,内镜清洗消毒设备2套,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内镜诊疗团队拥有高年资主治医师1人、医师2人、普通内镜医师6人,专职内镜护士5人,兖州院区每年约完成内镜诊疗7000余例,内镜手术40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总手术的20%

内窥镜室目前常规开展下列诊疗项目:胃肠镜、支气管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超声胃镜检查术、肺功能检查、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胃肠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病变黏膜取出术(EMR)、剥离术(ESD)、ERCP相关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