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钟4次电除颤!急诊科紧急抢救,成功救治51岁男子急性心梗心跳骤停患者!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1.11.11
7分钟4次电除颤,近日,在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生死极速。51岁的男性患者心跳骤停被成功救治。
患者李某出现胸口疼痛,持续30余分钟,在家口服救心丸后症状未能缓解,自行到达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诊医务人员接诊该患者,考虑有急性心梗的可能,为其急查心电图,但结果无异常。鉴于部分心梗早期心电图可无改变,接诊医师杨传学并未放松警惕,立即开通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对症处理,并医嘱抽血查肌钙蛋白、血常规、心肌酶等指标。正准备行检查时,患者自诉胸痛加剧,医务人员再次紧急复查心电图提示心肌损伤。
几乎是同时,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急诊科护士范国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立即给予非同步电除颤,和主治医师带领抢救团队进行胸外按压。
“电除颤,200焦耳,第一次准备!”“电除颤再一次...”,在短短的7分钟里,整整经历了4次电除颤,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合默契,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医务人员赢了!
经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心率、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成功。再次复查心电图提示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立即联系心导管室为其紧急进行介入手术。术后经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后,目前病情持续恢复中。
“该男性之所以能成功脱险,一是在胸痛时及时就诊果断就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及时准确地判断,多学科协作接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急诊医学科主任孙鹏飞介绍,部分类型的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没有明显改变,肌钙蛋白也不会明显升高,往往容易忽视患者的病情,因此动态的心电监测,随时观察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十分有必要。
我国每年大约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其中心脏性猝死占比75%。而在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80%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主要死亡原因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脏骤停,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
孙鹏飞提醒,日常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可有效避免心因性猝死。如有胸痛、胸闷不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勿盲目服药等待,及时拨打120求助,最大限度的缩短发病到治疗的时间间隔,减少自行来院途中的风险。
(急诊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