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房颤治疗!PFA消融术实现“无热损伤”精准突破
栏目:新闻动态
日期:2025.04.30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始终秉承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理念,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近日,心内科心律失常病区在济宁地区率先开展脉冲电场消融(PFA)手术,成功为房颤患者实施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78岁的李大爷长期受阵发性房颤困扰,反复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面对传统消融手术对高龄患者耐受性要求较高的难题,心律失常团队经综合评估后,决定采用当前国际前沿的脉冲电场消融技术。
手术过程中,团队精准锁定病灶区域,较传统热消融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患者耐受性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此次成功案例为高龄、基础状况较差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
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心房无序颤动达350-600次/分钟,不仅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形成血栓风险,更使脑卒中发生率提升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规范化治疗亟待加强。
当前房颤治疗手段包含药物控制(抗凝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与介入治疗两大类。其中导管消融术通过形成心肌瘢痕阻滞异常电传导,传统射频/冷冻消融依赖温度效应实现组织损伤,而PFA技术开创性采用非热能消融模式。该技术运用高压电脉冲产生不可逆电穿孔,特异性破坏心肌细胞膜结构。相较于传统方式具有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三大优势。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作为区域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已常规开展各类复杂导管消融技术。此次PFA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实现了房颤治疗从“热消融”到“脉冲场消融”的技术迭代,更让患者在本地即可获得国际金标准治疗,真正实现“创伤小、恢复快、预后佳”的现代医疗目标。未来该技术将惠及更多高龄、多合并症等特殊患者群体,推动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