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平凡岗位上的美丽人生——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护士长吴勇修
栏目:媒体医院
日期:2015.08.20
人生选择了护理事业,就注定要为此牺牲一切,用爱的付出换取他人的健康幸福……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更要有一分责任心。
13年来,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神经内科护士长吴勇修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
采访那天,记者见着她的时候,她正抓起听诊器向病房奔去,来不及和记者打一声招呼。当记者追随她的脚步来到病房的时候,她正认真而又娴熟地给病患测量血压,检查身体。当忙完手头工作,她对记者说,神经内科接收的大部分患者存在认知或吞咽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部分危重患者神志不清,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意外安全隐患大,要特别注意,对病人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翻身、拍背、帮病人排痰、清洁各种管道等工作,是她每天都要做无数遍的事情。
病房中的一位患者家属王女士这样评价吴勇修:“吴护士长可好了,每次走进病房都是笑脸相迎,照顾老人细心周到,还十分热心负责,得为这的护士点个‘赞’”。王女士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与吴勇修有关的动人故事:一天,王女士七十多岁的父亲因为在外面遛弯突发脑出血,被120接到这家医院治疗。接到患者后,神经内科医务人员一边为大爷检查治疗,一边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当王女士来到病房时,父亲病情已经稳定,而这个科室的护士长吴勇修却在忙碌着打扫被其父吐得满床的呕吐物。“那一刻我很感动,被勇于承担、及时救治父亲的科室感动,被护士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感动。”王女士说。“每一位患者来到医院,都怀着一份忐忑无助的心情,他们来到医院是为了寻求帮助,解决病痛的折磨。如果这时遇到的是一张冷漠的脸,或是敷衍的态度,这样的服务谈何满意,如何感动?许多矛盾都是在细微之处不断累积而来,所以注重细节,把患者当亲人,带着感情去做,是我们工作的职责。”吴勇修真诚地说。
工作是忙碌充实的,然而,在工作中,她也经常碰到因疾病的痛苦或反复而急躁、郁闷的病人,但她从不生气,不放弃,用她的微笑,温情的话语,娴熟的技术和周到的护理来转变患者的心态和观念。曾有一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患者,子女互相推脱责任,无人照看,吴勇修就带领全科护理人员为其清理大小便,帮助其买饭喂饭照顾起居,但是其儿女并不理解,多次闹事,即便如此,她仍然带领科里的护理姐妹们一如既往地照顾老人,把老人照顾得从最初入院的卧床不起,到能够自己独立行走,最后感动了其儿女,并送来了锦旗。
这样一位把患者当成家人照顾的好护士,家人都没享受到她的照顾,“我老关心病人吃什么、喝什么,感觉舒不舒服,可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没时间照顾他们。”吴勇修说到这儿,眼里不禁噙满泪水。吴勇修说人家的孩子都是掌上明珠,可她的孩子从来都没有受到自己太多的照顾,“像我们平常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病人身上了,根本很少有时间管孩子,一直对他们都很忽略,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常说‘别人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妈妈不爱我,从来不陪我’。”吴勇修心酸地说。
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的行为,护理工作的顺利运转,光靠一个护士是不可能完成的,护士相互间的精诚合作,团队才能发展前进。吴勇修深谙此理,自2012年,她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以来,她尤其注重团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鼓励大家在技能上良性竞争,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工作上取长补短,并带领本科护士于2014年创建了院级“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升到99%,得到了院领导及患者的高度评价!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吴勇修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以饱满的热情,细心及耐心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好评,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给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她积极学习,于2008年自学康复专业并取得了康复治疗师证,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
没有专家的显赫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头衔,但她以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吴勇修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首首救护生命的动人之歌,她犹如一阵阵花香,无声地将丝丝温馨沁入了一个个柔弱的生命,换来了一张张笑脸和病愈出院的欣喜……